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 攝影 柴楓桔
他,踩下中國大熊貓研究保護最初的那串腳??;
他,見證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史的每一個重要瞬間;
他是“熊貓教父”胡錦矗。他還有個名字,“保護國寶的國寶”。
90歲的胡錦矗,每天圍著迎曦湖一萬步。人生的腳步,似乎放緩了。
45年前,他從這里出發,往臥龍去,又往唐家河去,邁過山野林間,腳踝擦過草尖的露水,踩著沙沙的竹葉,一直往密林里去。
踏上這條路時,胡錦矗已經45歲,許多人開玩笑說他是“半路出家”,他自己也笑呵呵地逢人就說這句話。如今鮐背之年,掐指一算,和大熊貓牢牢地綁在一起的歲月恰好半生——這位老人踩下中國大熊貓研究保護最初的那串腳印,也見證了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史的每一個重要瞬間。
他是“熊貓教父”胡錦矗。他還有個名字,“保護國寶的國寶”。
起點
“你們應該到最需要的地方去”
1957年,四川開江小伙胡錦矗從北京師范大學生物系脊椎動物研究班畢業。他28歲,正值壯年,一腔熱血,在周恩來總理“到最需要的地方去”的感召下,填志愿回到四川。
“下了火車,到了接待站。頭天到成都,第二天領導就和我談話,說,你去南充吧?!斑@個最需要胡錦矗去的地方是南充師專(現西華師范大學),一共有5個系,那一年,生物系剛剛成立,“我心想,嘿,還被說中了,這可不是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了么?!?/p>
在國家使命和時代使命的雙重召喚下,胡錦矗背著還沒來得及拆開的行囊,直接到了南充。作為生物學者,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要走的路——多接觸實際,多接觸野外,在實踐中進行研究。
1971年,乒乓球打開了體育外交的大門,第二年,大熊貓打開了另一扇外交大門。1972年,美國總統尼克松攜夫人訪華,專程去北京動物園參觀了大熊貓。臨別時,總統夫人試探性地提出想要大熊貓,并最終在周恩來總理的特批下,得到了“玲玲”和“興興”兩只雌性大熊貓。這一年,最后被美國人成為“大熊貓年”。
中國意識到,大熊貓具有席卷全球的天然魅力。隨著美國的“破冰”,其他各國對于大熊貓的需求都將迸發,熊貓熱潮即將來臨,“熊貓外交”的時代拉開序幕。
半路出家
“撿屎”摸清野生大熊貓數據
在這樣的背景下,和飛鳥與魚打了十多年交道后,胡錦矗迎來了研究生涯的一個轉折點。
1973年,周總理召集四川、甘肅、陜西三省召開座談會,要求開展以大熊貓為主的珍稀動物調查。1974年,45歲的胡錦矗受命進入四川臥龍,組建一支四川省珍稀動物資源調查隊(又稱“野調隊”),組織和領導全國第一次大熊貓野外調查研究(以下簡稱“熊貓一調”)。
此時,中國對大熊貓的了解已有一定的基礎?!靶轮袊闪⑶八拇ù笮茇埦秃苡忻?,分布也廣?!焙\矗說,直到1959年,四川峨眉山地區都有大熊貓出沒,但后來再也不得見。野生大熊貓到底有多少只呢?熊貓一調之前,這個數據是沒有譜的。
30人的野調隊很快成立起來。事實上,這支隊伍是從當時包括四川大學、四川農業大學、四川林學院、重慶博物館等各個高校、機關廣泛參與下挑選出來的。
作為此次調查的隊長,胡錦??疾炝怂拇ㄋ械拇笮茇垪⒌???疾熘?,他發現不同大熊貓的糞便,其竹節長短、粗細、咀嚼程度各不相同,通過比較,可以了解大熊貓的大體年齡、種群數量、活動范圍等——這套方法后來被命名為研究野生大熊貓的“胡氏方法”,并沿用至今。
也是在進行熊貓一調的時候,不惑之年的胡錦矗開始意識到,“可能我這一輩子,都要和大熊貓打交道了?!?/p>
臥龍的腳印
“五一棚”,世界大熊貓研究的起點
熊貓一調于1977年結束,最終得出全球野生大熊貓的第一個具體數據——2459只(因一些原因,當時對外公布為1000多只)。在這次調查后,定點熊貓生態觀察站的建立也迫在眉睫。
四川、甘肅兩省先后劃定了3個點位來建立定點觀察站,但最終只剩下了一所——今天,位于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東南核心地帶的“五一棚”,已經成為全球大熊貓研究者的朝圣之地。但在1978年剛建立時,這里只是幾個簡陋的窩棚。
“因為棚區距離最近的水源地,要走51級臺階,所以取名叫‘五一棚’?!边@個故事胡錦矗已經講述過許多次,但每一次回憶時,他都臉帶笑意,“‘五一棚’立定后,我們開辟7條觀察點,其中有5條深入大熊貓活動區域,2條是往山下走。每天都要走一個條線?!?/p>
近代大熊貓研究保護工作的序幕由此地開始,扎根在臥龍的山野之間,卻很快吸引了全球的目光。1980年,以大熊貓為會標的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(后更名為世界自然基金會)進入臥龍,與中國政府展開合作,增設帳篷、擴點建站、派駐專家。這不僅是WWF在中國的大熊貓保護肇始,也是國際非政府組織在中國開展的第一個保護工作。
一個變化
大熊貓科研之路,從宏觀到微觀
“五一棚”的工作告一段落后,胡錦?;氐轿魅A師范大學,繼續研究和教學工作。半生歲月里,發表論文近200篇,專著23本,先后獲省部級獎14項。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
但他的貢獻遠比這些更為深遠。在西華師范大學任教的幾十年中,他帶出了近20屆研究生,為大熊貓科研工作種下了無數寶貴的種子,其中包括以魏輔文院士、張澤鈞教授為代表的第二、第三代大熊貓研究者。
“我研究’宏觀生態’,主要陣地在邛崍山系,在這個基礎上,以國際合作為界限,四川有4個山系都建立了觀察站,唐家河白熊坪,馬邊大風頂,大小相嶺?!币晕狠o文院士專攻“微觀生態”為標志,胡錦矗將野生大熊貓的研究分為兩個階段,“現在,將分子生物學、DNA等研究方法結合到大熊貓研究保護中,意味著這一領域已經達成了微觀和宏觀的結合?!?/p>
2007年,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授予胡錦矗教授的瀕危動物研究團隊“自然保護貢獻獎”最高榮譽稱號。
對話
保護野生大熊貓,困難難在人和地
封面新聞:今天野生大熊貓保護研究領域,我們面臨的挑戰和致力的目標,與45年前有何異同?
胡錦矗:面臨的困難,主要還是人和地的問題。
現在,全國大概有67個大熊貓相關的保護區,其中四川接近40多個,陜西15個,甘肅6個。怎么在野外去進行工作?我們需要懂業務的工作人員。缺人,缺大量的人。這也是將和大熊貓國家公園以及同步建設的熊貓學院,要去解決的問題之一。
此外,大熊貓的棲息地仍是不夠的。以前,棲息地有50000多平方公里,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采伐時期,采伐了40000平方公里原始林,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退耕還林,現在逐漸恢復到30000多平方公里。棲息地碎片化的問題很嚴重。
此外,還有開發建設和研究保護的矛盾,有些地方要開發,就要影響熊貓的生存和種群交流,怎么辦?現在建大熊貓國家公園,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把熊貓棲息地專門畫出來,要恢復,要修廊道。但是怎么恢復?生態恢復任務很重,恢復也是個學問。
更多閱讀
胡老爺子的晚年生活:貔貅、食鐵獸、貘……看看古人都怎么稱呼大熊貓
【如果您有新聞線索,歡迎向我們報料,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。報料微信關注:ihxdsb,報料QQ:3386405712】
評論 9
fm605210 2019-08-23
[得意]
過氣梟雄222077 2019-08-08
熊貓爺爺
fm690311 2019-08-08
值得尊敬的學者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