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面新聞記者 楊尚智 李強 攝影報道
廣闊的海洋上,游弋的輪船將全球每年90%的流通商品運送到世界各地。一年之中12個月,船長一般8個月都在海上,可見海運之繁忙。



吳廣鋒,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中遠海特)的船長,北極東北航道的開拓者之一,如今已在海上度過了30多年。
今年7月,記者見到了這位剛過50歲、臉上卻有了皺紋的老船長,回憶起“傳說中的航道”北極東北航道時,他黝黑的臉上泛起了自豪的笑容。
2016年7月16日清晨,天津港匯盛碼頭,一批貨物緊鑼密鼓地裝上永盛輪。吳廣鋒站在船頭,眼前的海洋一望無垠,這是他首次踏上北極航道,同時也是自2013年首次開辟北極東北航線商用航道以來,中遠海特第三次北極航行。
北極東北航道是中國聯通歐洲、亞洲的最短海上路徑,在貿易、能源、資源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該航道突出的經濟和戰略意義,使其備受世界各國的關注。
史無前例
在北冰洋開辟商業航道
打開中國聯通西歐的海上捷徑
我國是一個海域遼闊的國度,航海史績為世界人民所稱道。然而曾經的閉關鎖國,讓中國逐漸落后于世界航海的浪潮。新中國成立后,毛澤東主席提出了組建和發展中國遠洋運輸船隊的設想。1961年4月27日,新中國成立了第一家海洋運輸企業——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。經過70年的發展,截至2019年6月30日,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經營船隊綜合運力排名世界第一。隨著條件逐漸成熟,為世界開辟更多航線也成為了公司發力的目標。
在現有的海洋交通格局中,從東亞到達西歐、北美東岸,或從歐洲到達北美西岸的航線十分遙遠,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高昂。例如,從東亞到西歐的海洋運輸,如果走蘇伊士運河,航程為1.8萬公里至2萬公里。于是,探尋一條貫穿北冰洋、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海上捷徑,成為許多航海家和冒險家孜孜不倦的追求。數百年來,北極航道大部分時間被厚厚的冰層覆蓋而被稱為“傳說中的航道”。
2013年8月15日,中遠海運集團永盛輪首航北極東北航道,首航從江蘇太倉港出發,過白令海峽,入北極冰區,橫穿俄羅斯北方四海和巴倫支海,終點是荷蘭鹿特丹港。開辟北極東北航道,比走馬六甲海峽、印度洋、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航道要節省約9天航程(四分之一航程)、300噸燃油,具備較大的經濟價值。
在2015年完成雙向通行后,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特決定在2016年再次航行北冰洋航線,這次航行也是將北極東北航道常態化的關鍵一步,如果成功則意味著往后每年,都會有來自中國的商船航行在北冰洋的海面上。“北極東北航道常態化的商業意義重大,不要說中國,就是全球此前都沒有先例?!敝羞h海特相關負責人說。
這一年,領航船長的重任落在吳廣鋒身上時,這名在海上航行了30年的老船長仍免不了激動。在2013年首航時,另一位船長張玉田率領船隊穿越了北冰洋,當時的吳廣鋒作為后方人員,通宵為航行規劃航線、監測天氣冰況?!澳軌蛴H自經歷這次航行,當時真的很激動?!眳菑V鋒說。
驚險航行
船隊同時遇到冰和霧
永盛輪差點與前方船“追尾”
自天津港出發一周后,吳廣鋒率領的永盛輪來到了白令海西南入口,這里開始有鯨魚、海豹出沒,岸上雪山清晰可見。再往北走,就是冰天雪地的北冰洋。在2013年以前,從未有中國船隊進入這片神秘的海洋。
每年的7月到10月是北冰洋航線的窗口期,對于船隊來說,最大的挑戰是航行時同時遇到冰和霧。若只遇到冰,有破冰船開路,眼睛能看清航道,可以避讓浮冰前行;若只遇到霧沒有冰,海域寬闊,也能安全航行。但有冰又有霧,僅靠雷達助航,很難保證安全航行,這就要求全體船員密切配合,時刻調整航向航速,與破冰船和周圍船舶保持聯系,才能平安駛出冰區。
雖然上一次航行頗為順利,可由于此次開航時間要比上一次早一個星期,兩大挑戰都遇上了。
首先是冰困。8月4日,在維利基茨基海峽航行時,海面上可謂千里冰封,情況險惡,航行異常艱難。編隊里相距0.4海里的前方船DIJKSGRAHT,突然無法前行,其尾跡立即被流冰擠壓、堵塞,速度瞬間降到零點幾節,緊隨其后的永盛輪需要立即減速、控制靠攏,否則一旦發生“追尾”,后果不堪設想。
可想而知,如此近的距離,要立即降速并不容易,因為輪船在海上航行不似陸地的馬路一般可以剎車。怎么辦?吳廣鋒只好邊減速,邊左右滿舵,甩動船身協助制動。然而,如此淤塞的冰況,左右滿舵仍然效果不佳。
距離在一點點接近,吳廣鋒當機立斷,將船用右滿舵,對著浮冰慢慢靠上去,利用與冰擠壓的摩擦力制動,終于將速度降下。而此處距離前方船已經不到0.2海里。
過S型復雜冰面航路
一分鐘喊出十幾次轉向指令
剛經歷差點追尾的危險,沒來得及高興一會,一陣陣霧氣開始襲來,還刮起了暴風雪,視線降到了最低。吳廣鋒回憶說,當時的海面上“伸手僅見五指”,為了安全起見,船隊只好緩緩蠕動。
在冰面上航行,即使前方的破冰船將浮冰頂開,四處的冰也會像泡沫一樣,很快將航線重新淹沒。而此時,吳廣鋒發現前方船的尾跡丟失了,四周都是淤積的冰,船身很快動彈不得。但輪船不能停,否則螺旋槳會被冰纏繞、凍住,那可是致命的危險。情急之下,只能立即呼叫破冰船。破冰船立即掉頭過來,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終于幫永盛輪重新破冰,開通了連接前方船的航路。
前方的航路依然不輕松。由于部分冰區冰太厚,即使是破冰船也愛莫能助,只能從薄弱的冰區入手,于是整個航線就呈現出多個S型航路?!白鬂M舵,右滿舵,再左舵! ”吳廣鋒回憶,當時最復雜的冰區,有時候自己一分鐘得喊出十幾次指令。然而,辛苦對他來說不算什么,真正讓他擔心的是船。
連續走多個S形航路,頻繁的轉向,船身兩舷難免經常觸碰浮冰。船身能否經受住考驗?一整天,船在冰區里迂回穿梭、蜿蜒蠕動,不時傳來與冰擦碰的轟鳴聲,挑戰著船員的心理承受能力,考驗著各種硬件設施和船體的結構強度。
最終吳廣鋒的擔心都變成了有驚無險。這一天,他在日記中寫道:“險情,如噩夢般過去了?!?/p> 冰面航行近117小時
永盛輪在北緯77度升起國旗
8月4日下午兩點,船離開維利基茨基海峽,進入喀拉海繼續航行。流冰在局部區域有所減緩,最危險的時刻已然過去。下午3點過,船航行到了北緯77度,這是永盛輪2016年北極之行的緯度最高點。為了表示紀念,永盛輪舉行了莊嚴的海上升國旗儀式。
“這可能是我印象最深的時刻了,我們國家的貨船,在如此靠近北極點的地方航行?!眳菑V鋒說,整個船隊在冰面上總計航行了116小時45分鐘。
從進入白令海峽開始,北極的航行便進入了極晝,太陽剛落下后又升了起來。有時候吳廣峰自己都會有點懵,“我也搞不清現在是昨天還是今天,時間循環往復,無始無終?!?月9日,永盛輪進入挪威海,又開始有日落了。此后吳廣鋒的日記里,似乎也開始“陽光明媚”。
8月14日上午9點40分,英國格拉斯哥,永盛輪第一根纜上樁,北極航行西向線路至此圓滿劃上句號。
此次航行過后,中遠海特每年的北冰洋航行從未間斷,“我們的船隊,開辟了一條冰上的絲綢之路。我個人認為,它的意義甚至可以媲美六百年前的鄭和下西洋?!?/p>
2018年1月26日上午,國新辦召開了《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》發布會,宣告中國即將投入精力建設冰上絲綢之路。越來越多的中國船只,將在冰天雪地的北冰洋,架起全球貿易和交流的橋梁。
更多閱讀
【如果您有新聞線索,歡迎向我們報料,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。報料微信關注:ihxdsb,報料QQ:3386405712】
評論 6
血色櫻花 2019-08-15
[微笑]
fm599320 2019-08-15
[得意]
518196 2019-08-13
嗯